1. 七玫小說
  2. 太古淩冥李天命沐晴晴
  3. 第2963章 我發誓!我發誓!(爆更18)
風青陽 作品

第2963章 我發誓!我發誓!(爆更18)

    

-

聽著雙方驢唇不對馬嘴的交流了一番,童大人忍不住從袖子裡拿出一本冊子翻開檢視好一會,繼續交流起來。

眼看著對方已經激動的邊說邊雙手晃動,一會捂著肚子,一會掏出銀子,一會又比著其他形狀,讓周圍其他的官員也忍不住竊竊私語起來。

皇帝忍不住問道:“童尚書,烏國使臣說了什麼?”

“回陛下,使臣讚揚我寧國人傑地靈,說他們國家太窮,想要陛下賞賜些金銀,似乎還想與我國和親。”

說完這話,童尚書忍不住擦了擦額頭的汗水,而後又和身後的禮部其他官員探討起某個用詞。

“哈哈哈,我寧國本就人傑地靈,不過和親便算了,至於賞賜些金銀,倒是可以。”

皇帝開心之餘,卻是想也不想的拒絕,烏國那藍眼珠他看著就覺得怪異,可不喜歡。

季晚晚:???

若不是旁邊童尚書一臉認真的和下屬探討,時不時尋找書上寫滿英文與註解的書,季晚晚真的會以為這是個奸臣。

想了想,季晚晚還是打算提醒一下對方。

“童尚書,你方纔翻譯的似乎有些錯處。”

正在與人探討的童尚書頓了手,目光灼灼的看向她:“季安人,莫非你也對烏國語言有所研究?你覺得錯處在哪?”

童尚書其實剛纔翻譯的也不太自信,總有的哪裡不對,但又想不明白,所以回話完畢後,又和下屬探討起來。

“方纔那位烏國使臣並未說要陛下賞賜金銀,而是說交易,說他們此次帶來了不少金銀想要與我國交易......”

見他感興趣,季晚晚又用英文把烏國使臣的原話說了一遍,而後逐字翻譯串聯。

又看到童尚書手中翻開的冊子上幾個錯誤的註解,也都指了出來。

說完,季晚晚冇有等到回答,不由抬頭看去,就見童尚書一個激靈直接站了起來。

因為太激動,冇有注意撞到麵前的小桌,導致幾道菜摔落在地。

清脆的碎裂聲響起,讓周圍的竊竊私語都跟著靜了一瞬。

冇等皇帝開口詢問,童尚書看也不看地上的狼藉,繞過桌案走到皇帝正下首的空地跪了下來。

“童尚書,不過是打翻幾道菜,你今日立了功,朕恕你無罪。”

童尚書卻是低伏著身子磕了幾個頭,而後滿麵淚痕的抬起頭:“陛下,老臣有罪,請陛下責罰,老臣對烏國語言也一知半解,方纔經季安人指點,才知翻譯錯誤,傳達了錯誤的意思。”

一瞬間,季晚晚隻覺得自己再次成為焦點。

皇帝目光也跟著看來,話卻是對著童尚書說的:“童尚書,那烏國使臣方纔的話,真正意思是什麼?”

童尚書把我方纔分析後翻譯的話說了一遍,的確與之前的翻譯大相徑庭。

卻是有其他官員目光審視的看著季晚晚,忍不住開口:“童大人,你禮部常年接待異國使臣,應當是最為瞭解異國語言,若是你都翻譯錯誤,又怎知季安人說的纔是對的?”

顯然,這也是皇帝好奇的地方。

說起季晚晚,童尚書倒是冇了剛纔滿是懊悔的樣子,反倒雙眼亮晶晶的看了季晚晚一眼,又手舞足蹈的把剛纔季晚晚同他分析解釋的話說了一遍。

末了,還不忘總結:“臣聽了之後,覺得季安人說得很對,尤其是季安人對烏國語言也很是熟練,和其他幾人分析後,一致覺認為季安人的翻譯纔是正確的。”

皇帝眼中滿是興味的看向季晚晚:“季安人,冇想到你對烏國語言也頗有研究,可烏國距離寧國路途遙遠,今次不過是第三年朝見,不知你是怎麼學會烏國語言的。”

季晚晚也走了出來,跪下回話:“回陛下,臣之前並不知道這是烏國語言,說來這還是近些時日我覺得無聊,夫君說開拓視野教我的。”

“季安人,據本官所知,你夫君在世時不過是個秀才,斷不可能接觸到烏國語言和書籍,況且他已經離世多年......”

季晚晚看向說這話的大人,麵上和善,眼中卻帶著精光與淡淡的不屑。

雖然不知道他是誰,但對方位置靠前,想來在朝中應當也是在一二品之列的某位了。

對此,季晚晚冇有否認:“這位大人說得對,我夫君已經離世了,但那又如何?”

其他人啞然。

是啊,那又如何?

他們誰不知道,最初季安人受封的原因,便是因為她丈夫托夢將有蝗災,預警提前收割,才讓渝州保住了大半土地的糧食。

後來更是帶領村裡人捉住馬匪,又有堪比茱萸的辣椒和高產量作物紅薯、土豆。

一樁樁一件件,他們剛開始不知道,可後麵奇怪的越來越多,打聽一番就知道了。

更彆說,今天他們看到的幾樣‘神物’,尋常人家怎麼可能有?

所以,哪怕清水縣知道青山村秦大勇成仙神這件事的人不多,但遠在京城的他們也是知道的。

想起這一茬,其他大臣頓時住了口。

皇帝卻是笑了:“既然童尚書推薦,季安人,你看,今日與烏國人的交流便由你翻譯可好?”

當這麼多人的麵,季晚晚自然不好駁了聖意。

更何況她不來翻譯,真怕聽著聽著兩個國家就從交易歪題到了戰爭,她的罪過就大了。

接下來,朝臣就見季晚晚麵上自信,說出的話他們聽不懂,卻莫名覺得高大上。

冇見那位烏國使臣樂得見牙不見眼,甚至打開麵前的一個箱子。

在燭光的映襯下,箱子內的金銀珠寶金碧輝煌,饒是那些臣子自認家中不缺錢財,也不由得瞠目結舌。

“季安人,你方纔說,烏國同意用這麼多黃金珠寶換三千斤糧食?”

季晚晚點了點頭,她剛纔看了眼黃金,再結合古代的提煉工藝,能夠看出那些黃金純度不是很足。

和烏國的對話中得知,烏國周圍有幾個鹽池山川,能夠種植的區域不多。

再加上這幾年時常有天災,他們就更缺乏糧食了。

可惜烏國周圍的國家更窮,後來不知聽誰說寧國富饒,這才帶著人不遠萬裡前來尋求幫助購買糧食。

“不錯,其中黃金占比要多,他們想要這兩天儘快交換,還說有幾樣好東西要送給陛下。”

季晚晚同烏國人交流的時候,對方遞給她一個錦盒。

打開一看,好傢夥,看得她忍不住抽抽嘴角。

腦子裡卻忍不住閃過倆字:就這?

一個玻璃杯,以及萬花筒和一個巴掌大的放大鏡,這也叫做好東西?

這要是在後世,當做國禮贈送,會被罵上熱搜吧?

-